开放获取与付费墙的拉锯之战:谁来为传播知识买单? 一场因“开放获取”引发的“学术战争”已经爆发。 过去两年,由700家德国学术机构组成的 Project DEAL、瑞典、挪威以及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先后向国际学术出版商存续了上百年的付费订阅模式发起冲击。 “开放获取”(Open Access,以下简称OA,又译作开放存取),意味着研究文献免费为公众在线提供且不受限制。这一概念最早在2001年12月布达佩斯举行的开放存取倡议组织会议上被提了出来。如今,开放获取论文已经超过全球出版总量的20%,学术界、图书馆机构和科技出版巨头都卷入其中,OA俨然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学术交流和讨论的核心议题。人们隐约看见,全球学术出版或将因此迎来深刻变化。倡导者们雄心勃勃,希望这场变革性运动尽快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大多数学术期刊从付费订阅模式转换为开放获取模式。 然而,整个学术出版界涉及学术出版刊物3万余种,产业规模超过250亿美元。开放获取直接冲击到现有的学术出版的商业模式。从学术界到科技出版巨头,再到图书馆机构,在开放获取的实践模式上并未达成共识,不同的诉求、巨大的分歧,开放获取的未来将会如何? 订阅期刊所需支付的费用越来越多,这是学术机构和图书馆对出版商不满的焦点。上世纪90年代起,抵制运动此起彼伏。最早发起的是学者,逐渐演变为资助机构、大学和图书馆组成的联盟。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更多人有可能通过互联网接触到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收费水涨船高,图书馆有限的预算却无力跟上学术期刊发展的步伐。这一矛盾直到今天也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根据第三方分析机构 Simba Information 出版的《全球科技出版报告:2019-2023》报告,出版商和图书馆之间的巨大冲突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图书馆的预算并没有跟上期刊数量和价格的增长幅度。而且这种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在全球研究经费支出增长3%,论文出版数量增长5%的情况下,图书馆采购经费也要增加,这样才得以支撑出版商收入增长2%。 2001年12月的会议之后,布达佩斯开放获取倡议组织发布《布达佩斯宣言》(后称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呼吁对所有新的同行评审研究实行开放获取,并推广到所有学科和国家。开放获取的全球运动由此开始。 2003年6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发布《贝塞斯达开放存取出版宣言》,讨论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尽快实现开放获取的策略,并定义了开放获取的两个条件:免费获取和在线存取。同年10月22日,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科研机构在德国柏林联合签署《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资源的开放使用的柏林宣言》(简称为《柏林宣言》),表示将促进遵照开放存取的方式利用互联网传播知识。这两个声明,极大地推动了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 2006年,大型开放获取期刊 PLoS One 问世,同一时期传统出版商也纷纷推出开放获取期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简称NIH)则通过推动《综合拨款法案》出台,使得NIH开放访问政策自2009年3月19日起永久生效,该政策要求受NIH资助的研究人员发表文章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医学图书馆(简称PMC)提供发表的文章,并保证可公开访问。彼时NIH资助的研究每年发表文章8万多篇,涉及科研经费230亿美元。